目前,國內集成材生產的產品主要是非結構用材,這種集成材是由剔除木材缺陷的短料接長后,按木材紋理、接頭位置配板膠合而成的材料。其產品外表美觀,材質均勻,保留了天然木材的材質感,克服了木材易變形、開裂的缺點,利用短小料可獲得人造板不能替代的板方材,提高了木材的使用價值,是室內裝修和中高檔家具的理想材料。
集成材在國際市場上是一種流行的新產品,主要市場有日本、西歐;美國等國家,其中日本銷售量最大。特別是我國水曲柳、柞木等珍貴樹種制造的集成材,其材質優良,外表美觀,身受外商歡迎,在國際上具有廣闊市場。集成材的售價很高,在日本一扇門及框架部件銷售約5—15萬日元,用于制造柜臺、桌面的集成板材,針葉材約80萬日元/m3,闊葉材100日元/m3。因此,積極開發國內集成材產品,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本文就設備引進、生產管理、廢料利用等問題,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為集成材的生產和今后發展及引進工作提供參考。
國內集成材生產狀況
自1998年起,我國在黑龍江、遼寧、吉林、上海等地已有十幾家集成材工廠(車間)投人生產,還有些工廠正在籌建中。為了了解國內集成材的生產狀況,我們調查8家集成材工廠。
1.1 工藝流程:制材一板材干燥一厚度兩面刨光一多片鋸刻分一截鋸去除缺陷一長度指接一四面刨光一配板一涂膠一組拼一冷壓一砂光一齊頭一成品包裝一存庫o1.2 生產設備:集成材生產的主要設備有(不包括制材和干燥設備)兩面刨、多鋸片圓鋸機、橫截鋸、指接機、四面刨、涂膠機、組拼機、寬帶砂光機、裁切機。集成材設備主要由日本、西德、臺灣省引進,引進一條設計能力為300h3/a的集成材生產線設備約需500萬元。
1.3 設計能力:調查企業設計能力在1刪。印00m3/a,其中,每條生產線的設計能力為1刪,2500,300h3/a,等三種。
1.4 樹種:以柞木、水曲柳和榆木為主。
1.5 膠粘劑:指接和膠拼勻采用進口膠粘劑。指接用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單價270日元從g;膠拼用高分子水溶性異氰酸脂樹脂膠,主劑270日元兒gl固化劑1150日元兒gl其配比為100:15。
1.6 刀具:一般采用鑲硬質合金的片銑刀,齒長為10。12nuno
1.7 產品規格:具體規格和品種,由中外,雙方共同協商確定。方料生產較少,勻生產集成材。其規格為厚度20。35刪,寬度750。120()lI皿,長度1別贍—50()0hRmo
1.8 產品用途:集成材產品全部銷往國外,主要用于制造柜臺、寫字臺、試驗臺等家具,以及樓梯側板、踏步板、扶手、門、壁板等室內裝修用材。
1.9 產品質量要求:一般采用企業標準,規定板面(兩面)無死節、活節、腐朽、樹脂道、蟲眼等木材天然缺陷;縱向指接部位無間隙;板材無彎曲、翹曲變形;加工表面無損傷、起毛、砂痕和其它影響外觀的缺陷;側面幾端面加工良好。1.10 售價:根據廠別及產品而異,一般在5500—7別0元/m3。
1.U 經營方式:中外合資或補償貿易型企業 為了加速我國集成材工業的發展,提高其經濟效益,近年來我國從國外引進集成材生產技術,這無疑是正確的,但存在的問題較多?v觀多年國內各地集成材工廠的生產和經營情況,目前發展得很不平衡,只有個別企業盈利,大部分企業虧損;有的不能正常生產,有的迄今達不到設計能力而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這就是我國集成材生產的現狀。
2存在的問題
2.1 引進工作經驗不足 集成材生產技術的引進工作是從1988年開始的。由于引進工作經驗不足或某些情況不明,暴露不少問題。
2.1.1 引進工作偏重于設備的先進性和高效率生產線,忽視了我國當前具體條件及生產技術的適應性,以致剛剛建廠就面臨原料短缺和廢料處理問題。有的設備引進后發現不適用,造成長期閑置。
2.1.2 引進工作忽視產品質量標準這一關鍵問題,產品質量要求高,而銷價低,給以后集成材的生產造成被動局面。
2.2 出材率低 據測定生產1m3柞木集成材需原木7—8m3,出口不合格板材2.3m3,其出材率為12%—15%。集成材出材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外商按企業標準進行檢驗,產品質量要求苛刻。而日本農林省告示第601號標準中對一等材規定節子長徑10Dxn以下,無死節,裂紋長度2bnm以下,蟲眼長徑2Dxn以下,無腐朽,對變色、樹脂道等其它木材缺陷沒有作具體規定,只要求“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