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貼木皮工藝的興起成為木材加工行業的一大亮點,特別是在貼木皮技術及配套產品日趨成熟的今天,貼木皮制品的產品質量和外觀美感均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貼木皮產品備受推崇
一直以來,貼紙、貼木皮和實木制造是木制品行業最流行的三種設計創作形式,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審美品味的提高,市場流行趨勢已悄然發生了變化。
以家具為例,我們可以發現,由于人們喜歡親近自然以及對天然木材的熱愛,檔次較低、耐用性能較差的貼紙家具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與此同時,木材的日漸稀少,不僅使原材價格不斷上揚,也使得企業無法生產足夠多的實木家具產品滿足市場,因而實木家具的銷量非常有限。貼木皮家具則不同。各種天然木皮乃至珍貴樹種木皮在經過比較先進成熟的技藝加工后,整套貼皮家具渾然天成,效果絲毫不亞于實木家具,同樣讓人覺得親切真實、典雅貴重,加之價格合理、經久耐用,故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特別是追求自然時尚的年輕一代的青睞。
不難預料,隨著貼木皮技術的進步以及木材資源的不斷減少,貼木皮產品的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貼木皮工藝也將變得更加流行。這種流行趨勢將極大提高木制產品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貼木皮工藝市場潛力巨大
在貼木皮工藝蒸蒸日上的同時,木制品的傳統生產工藝卻遇到了發展瓶頸。許多傳統制作工藝因存在明顯的缺陷,如不夠環保、成本較高、加工技術相對落后等,嚴重掣肘了相關產品質量的提升,使得眾多木制成品不盡完美,或多或少留有遺憾。比如,每年各地的展會上都會有許多新產品閃亮登場,成為業界的關注焦點。其中很多創意非常好的產品的質量卻存有瑕疵,或是因生產工藝的局限,良好的設計無法轉化成作品。曾有業內人士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常見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1、手工封邊:木線封邊的成本較高,封邊條與面板顏色常有差異,且上油漆后易產生邊痕,無法達到渾然一體的效果。2、各種裝修:嚴重依賴飾面板,且常常出現色差和痕跡。3、弧形造型:設計師在設計床、椅及其它木制品時,經常采用弧線型設計,產品有一種獨特的美感,也會顯得更高檔。但由于弧型貼木皮難度較大,使很多設計師不得不修改創意或回歸平面造型設計或只能選用實木彎曲工藝來完成弧型設計。
以上這些工藝,若用貼木皮工藝加以改進,問題將迎刃而解。貼木皮工藝不僅可以使產品外觀紋理清晰、真實感強,還可以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優化產品品質。越來越多的設計師也認識到,要緊跟行業發展潮流,就必須大力推廣貼木皮工藝并創新制作工藝,從而以更優異的產品品質贏取更多商機。
木線條國家標準《GB/T20446-2006》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于2006年12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
木線條以其木材可塑性強、易加工成形、色澤鮮明、藝術美觀等不可比擬的天然性能、能滿足不同文化層次、藝術品味道的需求,完美應用于各類裝飾、裝修工程之中,在我國的裝飾裝修行業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小小木線條在整個室內裝飾工程中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它的功能與作用是其它裝飾材料難以替代的。隨著世界裝飾潮流與風格的演變,消費者對室內裝飾越來越追求健康環保、回歸自然的境界,連歐美、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地區大量應用木質線條。近幾年、國內木線條出口的銷售量一直呈增長趨勢。在2006年以前,由于國內還沒有木線條的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只有國內廣東豐之林木業有限公司幾家比較大的生產廠家依據企業標準在生產,而一些小廠為了牟取暴利,粗制濫造,質量參差不齊,嚴重攪亂了市場秩序,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001年、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標發〔2001〕89號文“關于印發《2001年制修訂國家標準項目計劃》的通知”精神,《木線條》國家標準項目正式下達到廣西區質量技術監督局,2001年12月,廣西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主持召開關于成立國家標準起草小組工作會議,決定同廣西壯族自治區木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負責標準起草工作并邀請了10多家單位聯合起草木線條國家標準。經過近四年時間的不斷修改完善,依靠調查,數據統計論證和收集廣大有關單位、人員的意見,針對我國木線條生產、經銷的持點對中國木線條的術語和定義、分類、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抽樣方法和判定原則等七方面作出了科學的界定。2005年5月通過專家小組的審定通過,2006年7月12日發布,2006年12月1日正式發布實施。木線條國家標準的實施將有力促進中國木線市場的規范,提高產品質量,為規范行業的生產、管理、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據,有助于國家行政部門對木線市場的監控與管理。